第(1/3)页 随着地位的提升,李玄越来越喜欢看书,最喜欢的两种,小说和史书。 在史书中,他看到了轮回。 王朝建立之初,骄兵悍将横行,无人能敌,为中原王朝扫荡不臣。 随后王朝进入平稳发展期,本来平衡的文武之间渐渐失衡。 不要战争,要和平成了朝野的共识。 随后,文官渐渐占据上风,自然不会让武人爬到自己的头顶上。 压制武人成了潜规则。 男儿为何从军? 求功名,求出路,乃至于求改变自己的阶层。 可当军队被削弱,对外征战屡战屡败时;当武人的地位下滑时……不可避免的,武勇就成了傻子的代名词。 李玄想扭转这股风气。 “逼着文官杀敌,你就不怕被人口诛笔伐?” 宁雅韵最近话不多,更多是在观察着征伐,仿佛在感悟着什么。 “掌教觉着我中原的文化可辉煌?”李玄反问道。 “词赋满江,自然辉煌。”宁雅韵自己就是博学之士,故而抚须微笑,有些自得。 “面对异族人时,掌教可曾有那等……看着野蛮人的优越感?” 宁雅韵想了想,“确实是有。” 老帅锅是个实诚人。 “词赋满江之时,中原是强大,还是渐渐衰微?”李玄问道,不等宁雅韵回答,就步入了洪州州廨。 宁雅韵呆呆的站在大门外。 “掌教!” “掌教!” 眼前多了一人,是包冬。 宁雅韵叹息,“好像,都是渐渐衰微啊!” 他猛地清醒了过来,“文武之道,必然是一张一弛。文张,则武驰。” 包冬不解,“掌教说的是……” “一山不容二虎!”宁雅韵说道。 “除非一公与一母!” 王老二蹦跳着进去。 …… “杀!” “杀!” 校场上,数万新卒正在操练。 高台上,石忠唐率文武官员正在观摩。 “精气神不错。”阿史那春育说道:“这一批人更蠢一些。” 蠢的人单纯。 单纯的人做事儿才出色。 不,是杀人才出色。 贺尊笑道:“这些新卒操练之后,便能跟随大军行动。” “钱粮如何?”石忠唐问道。 “刚抄了十余家,收获不少。”春育得意的道,却没看到贺尊那难看的脸色。 晚些,众人回去。 有几个文官寻到了贺尊。 “贺先生,这等抄家筹集粮草的手段不能用了呀!” 一个须发斑白的官员痛心疾首的道:“再这般下去,人心就散了。” “老夫知晓。”贺尊如何不知这样做的后果,他说道:“老夫这便去劝说大王。” “再不能了呀!” 众人唏嘘。 贺尊随即求见石忠唐。 “老贺!”石忠唐心情不错,“乾州那边,方旭送来文书,说最少能坚守二十日。儿郎们信心十足,好!” “大王!” 贺尊知晓此刻不是劝说的时机,但这个问题已经越演越烈了,再发展下去,整个南疆的豪商都要跑了。 “说。”石忠唐拿起一份文书。 “臣听闻……那些豪商有不少怨言。” “哦!”石忠唐抬眸,“谁说的?” “许多人说。”贺尊见石忠唐眸色阴冷,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劝谏,“商人通往来,若是把他们都得罪了,谁来运送货物?且……”,他抬头再看了石忠唐一眼,“且那些豪强也在不安。” “他们怕什么?” “他们担心大王收拾了豪商之后,便会……接着收拾他们。” “本王知晓了。” 石忠唐并未应承,贺尊心中越发的难受,再想劝谏,可才将开口,石忠唐就冷冷的看了他一眼。 这一眼,把贺尊看的心底发凉,随即告退。 走出节度使府,贺尊脚步蹒跚的进了一家酒肆。 “上酒!” 他喝着酒,想着自己的经历。 第(1/3)页